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文史百科 > 成语故事

成语故事

请前往分类设置摘要

成语故事

鸿雁传书的典故 的典故

鸿雁传书的典故:鸿雁传书又称飞鸽传书,鸿雁每年秋季南迁,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。鸿雁传书指通信。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。1.相关诗句隋人薛道衡《人日思归》:“人归落雁后,思发在花前。”早在花开之前,就起了归家的念头;但等到雁已北归,人还没有归家。诗人在北朝做官时,出使南朝陈,写下这思归的诗句,含蓄而又婉转。以......
lg5466 2024-04-24 86次浏览
成语故事

班门弄斧的典故

明朝有个文人叫梅之涣。有一回,他到采石矶(现在安徽当涂)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墓地去游览,只见四周的墙壁上,涂涂抹抹全是游人写的诗,这些诗都很低劣。他也提起笔来写了一首:采石江边一堆土,李白之名垂千古。来来往往一首诗,鲁班门前弄大斧。李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。关于他的死,有种种神话般的传说。有的说李白晚年游览洞庭、岳阳和金陵(现......
lg5466 2024-04-22 84次浏览
成语故事

踊贵屦贱的典故

踊贵屦贱来自于春秋时期晏子的故事,踊贵屦贱是什么意思?原来讽刺滥施刑罚,后用以比喻世态失常,社会现象不合理。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踊贵屦贱的故事与典故吧!踊贵屦贱的故事:晏子是春秋时代齐景公的大夫。景公最喜欢的一匹马突然暴死了,景公很生气,要肢解养马人。晏子问景公说:“不知道尧舜肢解人时,先从人的哪个部位下手?”景公有......
lg5466 2024-04-20 93次浏览
成语故事

乐不思蜀的典故

所属朝代: 三国时代拼音: lè bù sī shǔ出处《三国志·蜀书·后主传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:“问禅曰:‘颇思蜀否?’禅曰:‘此间乐,不思蜀。’”解释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,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。典故公元223年,蜀汉的建立者刘备因病去世。他16岁的儿子刘禅即位,称后主。刘禅是个昏庸无能的人,即位初由于丞相诸葛亮等人......
lg5466 2024-04-19 70次浏览
成语故事

呕心沥血的典故

【拼音】ǒu xīn lì xuè【典故】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。唐·李商隐《李长吉小传》刳肝以为纸,沥血以书辞。唐·韩愈《归彭城》诗【释义】呕:吐;沥:一滴一滴。比喻用尽心思。多形容为事业、工作、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。【用法】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教师等【结构】联合式【近义词】煞费苦心、挖空心思【反义词】无所用心、粗......
lg5466 2024-04-18 71次浏览
成语故事

铁杵磨成针的典故

铁杵磨针(tiěchǔmózhēn)是一个成语,比喻只要有决心,肯下工夫,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,是褒义词,可做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、状语。那么铁杵磨成针这句话出自哪里?主人公是谁?宋·祝穆《方舆胜览·眉州·磨针溪》:磨针溪,在眉州象耳山下。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,未成,弃去。过小溪,逢老媪方磨铁杵,白怪而问之,媪曰:“欲做针......
lg5466 2024-04-17 69次浏览
成语故事

马革裹尸的典故

马革裹尸的典故:东汉初的名将马援,英雄善战为东汉王朝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。后来,他又率兵平定了边境的动乱,威震南方。公元41年被刘秀封为伏波将军。过了三年,马援从西南方打了胜仗回到京城洛阳,亲友们都高兴地向他表示祝贺和慰问。其中有个名叫孟翼的,平时以有计谋出名,也向马援说了几句恭维话。不料马援听了,皱着眉头对他说:“我盼......
lg5466 2024-04-16 69次浏览
成语故事

鹬蚌相争的典故

战国时候,秦国最强。它常常仗着它的优势去侵略别的弱国。弱国之间,也常常互有磨擦。有一次,赵国声称要攻打燕国。当时,著名的游说之士苏秦,有个弟弟叫苏代,也很善于游说。苏代受燕王的委托,到赵国去劝阻赵王出兵。到了邯郸,苏代见到了赵惠文王。赵惠文王知道苏代是为燕国当说客来了,但明知故问:“喂,苏代,你从燕国到我们赵国做什么来......
lg5466 2024-04-15 89次浏览
成语故事

比肩继踵的典故

比肩继踵的意思是什么?比:紧挨着;踵:脚跟。肩紧挨着肩,脚紧跟着脚。形容人很多,很拥挤。那这个成语的历史典故是什么?今天不妨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!比肩继踵的历史成语典故:春秋后期,楚国雄踞南方,成为南方最强大的诸侯国,因此有许多比较弱小的诸侯国前来结盟。齐国与楚国相隔不远,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,齐国也与楚国结了盟。但是楚......
lg5466 2024-04-12 79次浏览
成语故事

草木皆兵的典故

成语草木皆兵的意思,草木皆兵出自什么战役?草木皆兵,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。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。草木皆兵的故事简介公元4世纪下半期,前秦皇帝苻坚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。符坚因此踌躇满志,欲图以“疾风之扫秋叶”之势,一举荡平偏安江南的东晋,统一南北。公元383年5月,苻坚征集了80多万人的军队开始进攻东晋。东晋王朝在强敌......
lg5466 2024-04-09 99次浏览
成语故事

天夺之魄的典故

【典故】原叔必有大咎,天夺之魄矣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天夺其魄,死期将至。《晋书·温峤传》【释义】魄:魂魄。天夺去了他的魂魄。比喻人离死不远。【用法】作宾语;指临死【相近词】天夺其魄【成语故事】公元594年,赤狄酆舒执政,杀了国君潞子的夫人(晋景公的姐姐),晋国出兵灭了赤狄,杀了酆舒。晋国派赵同向周天子进献狄国的俘虏,......
lg5466 2024-04-08 98次浏览
成语故事

虚左以待的典故

虚左以待是什么意思?典故名,典出《史记》卷七十七《魏公子列传》。古时一般以右为尊,但是在某些朝代以左为尊,特别是先秦时期。空着左边的位置。虚左表示对宾客的尊敬。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?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!虚左以待的历史成语故事:魏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,魏安王的异母弟弟。昭王死后,安王即位,封公子无......
lg5466 2024-04-05 64次浏览
成语故事

门可罗雀的典故

1、门可罗雀出处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:“下邽翟公有言,始翟公为廷尉,宾客阗门;及废,门外可设雀罗。”2、门可罗雀解释原指门外可张网捕雀。后形容为官者休官失势后,门庭冷落车马稀少;或形容事业由盛而衰,宾客稀少之况。3、门可罗雀的典故西汉著名的史学家、文学家司马迁,曾经为汉武帝手下的、两位大臣合写了”一篇传记,一......
lg5466 2024-04-03 75次浏览
成语故事

琅嬛福地的典故

传说古代书生张华路过一高山,山陡如壁,奇峰怪石,恰好路边有一山洞,他好奇地进入,没走几步便有童子上来引路,径直把他引到一书房,那里各种藏书应有尽有。张华十分高兴,想租借此书房一段时间。童子不允,告诉他这是琅嬛福地。...
lg5466 2024-04-02 57次浏览
成语故事

江郎才尽的典故

    出处《南史·江淹传》  尝宿守冶亭,梦一丈夫,自称郭璞谓淹曰:“吾有笔在卿处多年。 可以见还。”淹乃探怀中,得玉色彩笔以授之;尔后为诗,绝无美句, 时人谓之才尽。  释义“江郎”,指南朝文学家江淹,年轻时很有才气,到晚年文思 渐渐衰退。“尽”,完,没了。江郎的文才没了。比喻才思减退。  故事 江淹,字文通,他年......
lg5466 2024-04-01 83次浏览